有些家长很迷茫,
到底该让孩子学什么舞?
但有些家长就很有主见,
一口咬定要让孩子学中国舞!
为什么呢?
看完下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中国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中国舞蹈界还没有“中国舞”这一说法,全国各地的舞蹈学校都跟随前苏联艺术学科的规划,只分成了:“民科”和“芭科”两大门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民族舞和芭蕾舞,至于民族舞,再细分就可以分为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也是在1980年北京舞蹈学院改制后的事了。
根据资料显示,在1980年之前,于五十年代创作的《鱼美人》和《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民族舞经典,于六十年代创作的《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舞经典,却从没有过什么‘中国舞’的经典。
一、“中国舞”名字与概念的由来
在1980年香港的殖民地政府决定大力支持本土艺术发展,在舞蹈方面,请来英国著名学者皮特·比里森教授前来香港考察,并提出辅助香港本土舞蹈发展的可行之法。
作为专业的舞蹈团,城市当代和香港芭蕾舞团先后于1979年成立,比里森参观了这两个舞团之后,向当时的殖民地政府建言:香港已经有了一个现代舞团和一个芭蕾舞团,从比里森的观点来看,现代舞和芭蕾舞都是来自西方,而这个城市九成以上是中国人,便应该有一个跳‘中国舞’的舞团。
自此之后,香港的专业舞蹈界被划分成三大门类:现代舞、芭蕾舞和“中国舞”。
城市当代舞蹈团跳的是现代舞、香港芭蕾舞团跳的是芭蕾舞,而1981年在殖民政府的运作下,成立了香港舞蹈团,跳的自然是‘中国舞’。随后于1984年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学科的建设便跟随专业舞团三分天下的格局,成立了现代舞系、芭蕾舞系和‘中国舞’系。
有趣的是,香港许多业余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年青人和他们的老师,也很快地跟随殖民地政府的说法,改称自己跳的是‘中国舞’。
八十年代也是中国内地初尝改革开放的年代,许多社会上的变化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便随着外国人怎样说,中国便怎样来。中国的民族舞摇身变成‘中国舞’,便是其中一例。
通过香港演艺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接触,每年内地的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老师,得以被聘去香港教学,可是他们教的学科,不叫古典舞或民族民间舞,而是叫“中国舞”。
学舞蹈为什么首选中国舞?
首先学中国舞的好处有很多,如果孩子是初学或者年龄比较小,一开始选择对的舞蹈在未来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小编再一次郑重的告诉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的跟风,不仅毁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且还得不偿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厌倦,从而导致半途而废的结果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很迷茫或者责怪自己为什么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失去信心,这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种不好的影响!
孩子六岁之前建议先学习中国舞蹈的幼儿舞蹈,训练一些适应他们年龄段的基本功。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学了两三年的舞蹈就是把中国舞学好了,学会了,学扎实了。
在这提醒广大家长,我前面也已经说过,六岁的孩子都是打基础的阶段,中国舞舞蹈考到四级才是真正开始接触中国舞的民族舞!而且在中国舞里面还包括芭蕾培训和芭蕾形体的练习,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时,要让孩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软开度给打开,这样不仅能防止孩子的肌肉拉伤,而且还可以让动作更优美更养眼,让人看起来舒服!
古典舞是需要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差不多九岁左右的孩子才能领会古典舞的柔美,轻盈和呼吸的运用提沉的掌握度。中国古典舞分为四大派分别是:神韵,郭煌,汉唐,昆舞。
目前国内的舞蹈考级证书是可以在孩子初中,高中参加特长生的时候加分,绝大数都是中国舞,这也是大多数孩子学中国舞最主要的原因。
但她更是一种象征着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的来传承!能让孩子具有协调的舞蹈训练,体会人体姿态的美,并且还有助于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中国舞是通过人体动作、表情、姿态、眼神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的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关和思维创造空间,孩子们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不一样的世界和人群,从而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而中国舞更有助于孩子习养优雅、温柔、文静的气质形象,中国舞讲究的是神韵,随着孩子的发育和外貌,还是对孩子益处良多的。
舞蹈是一门艺术,
优美的舞姿能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婀娜多姿的肢体会让人看上去更加美观。
看到这你是否心动了呢?
快让我们一起中国舞吧